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也说"振聋发聩(瞆)"
引用本文:孙剑艺,秦希贞.也说"振聋发聩(瞆)"[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3,17(4):1-4.
作者姓名:孙剑艺  秦希贞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0
摘    要:近几年学术界围绕"振聋发聩(瞆)"一词展开了一场争论.有人认为这个成语"组词没有客观依据",因而是错误的,在规范性和理据性上都是站不住脚的.要再使用就应将"聩"改为"瞆".为澄清这种用所谓"客观依据"来检验一切语词"意义理据"的错误观点,本文对"振聋发聩(瞆)"一语的版本依据、意义理据、源头流变等进行了辨析考证,认为这不过是一种修辞上的夸张性的比喻说法,应重视文学修辞语言与科学逻辑语言的区别,对"振聋发聩"的版本依据和意义理据不应再有怀疑,对它的规范地位不应再有动摇.

关 键 词:振聋发聩(瞆)  意义理据  夸张  规范
文章编号:1008-3022(2003)04-0001-04
修稿时间:2003年6月5日

A Discussion on the Meaning of a Chinese Phrase Making the Deaf Ear Hear and the Dimsighted See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