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爱国主义与历史课教学
引用本文:李萍.爱国主义与历史课教学[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3).
作者姓名:李萍
作者单位:呼市第36中学
摘    要: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做出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无疑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旋律.而中学的历史课教学却是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的主阵地.每一件历史事实就是中国人民用血与火编织起来的珍珠,爱国主义就像一条红线,把这一颗颗的珍珠串穿起来,组成了社会发展的前进曲.在历史教学中,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四有”人才的有效途径.自古以来,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战胜各种内忧外患的强大动力.它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在各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伟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前途命运的关心,对民族利益的无限忠诚和为祖国的独立、富强、繁荣、发展而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实践.通过历史科学浩瀚无垠的史实,有计划、有目的的向青少年传授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对爱国主义不能机械地理解,而应该具有辩证思维的方法,把它看作是一个历史范畴.“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之下来决定.”(《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486页)在历史课的教学中,我是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爱国主义.一、关于统治阶级的爱国主义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