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及其国内工程应用进展
引用本文:吴汾奇,祝凯,马偲尧,胡伟,王林,李燕.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及其国内工程应用进展[J].科技通报,2024(3):1-8+27.
作者姓名:吴汾奇  祝凯  马偲尧  胡伟  王林  李燕
作者单位:1. 吉林大学新能源与环境学院;2. 吉林大学地下水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 吉林大学石油化工污染场地控制与修复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C1809200);
摘    要:地下水污染具有长期性、隐蔽性、难恢复性等特点,开展地下水污染场地的修复工作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对此,国内外研究团队提出了多种修复技术,但如何选择适用于我国地下水污染场地的技术或技术组合,对我国地下水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常用修复技术在我国的工程应用情况进行调查整合,并从技术原理、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的适用范围及工程应用效果等方面对其进行具体探讨,综述了地下水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筛选常用方法,希望为我国地下水污染场地修复提供些许参考。

关 键 词:地下水污染  原位修复技术  异位修复技术  自然衰减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