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批评学生有“十性”
引用本文:何祖华,孟庆芳.批评学生有“十性”[J].当代教育论坛,2005(5X):80-81.
作者姓名:何祖华  孟庆芳
摘    要:批评是一种育人的手段,运用得当可促人警醒。批评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明辨是非,认识错误,进而转化成学生自觉的“自我教育”行为,主动完善自我。但在个别教师那里它却成了一把伤害学生心灵、破坏教育基础的“双刃剑”,或出口带脏、用语不检,或疾言厉色、讽刺挖苦,或盛气凌人、以上压下。这势必给学生心灵造成难以愈合的创伤,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拉大师生心理距离,增加教育难度。因此,批评学生不能随心所欲,要使之转化成学生具有长效功能的“自我教育”行为。

关 键 词:学生  批评  “自我教育”  明辨是非  认识错误  完善自我  教育基础  健康成长  心理距离  双刃剑  行为  转化  心灵  育人  教师  讽刺  师生  难度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