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先秦时期的“赏”、“赐”之别
引用本文:武振玉.先秦时期的“赏”、“赐”之别[J].成都师专学报,2009(3):48-51.
作者姓名:武振玉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两周金文动词词汇研究”(07JA740014);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周金文句读汇释”(2008BWX05);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精品项目“两周金文虚词研究”(2006JP05).
摘    要:商代晚期金文始借“商”为“赏”,西周早期始多用“赏”;殷墟甲骨文已借“易”为“赐”,周金文沿用,东周金文始偶见“赐”字。殷商晚期和西周早期“赏”的出现频率较高,西周中期以后则多用“赐”少见“赏”。句法形式上,殷周金文中“赏”、“赐”二词均以带宾语为主(双宾语尤多),但“赏”所带宾语多为单项,且集中于“贝”;“赐”的宾语早期多为单项,后期多为多项,早期多为“贝”,后期多为物饰类。先秦传世文献《诗经》《今文尚书》《论语》《孟子》《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国语》《战国策》《左传》中共有“赏”566例,“赐”250例。诸子书中“赏”远高于“赐”,史传书中《国语》、《战国策》中“赏”、“赐”持平,《左传》中“赐”远多于“赏”。句法形式上,“赏”以不带宾语为主,“赐”以带宾语为主;带宾语时,“赏”多带由指人名词充当的单宾语,“赐”带双宾语和单宾语的比例相差不多,其宾语则以指物名词居多。具体词义上,“赏”较“赐”抽象。形式上,“赏”有明显特点,主要表现为反义对用形式的多见和“赏罚”的运用;但“赏赐”连用和对用还很少见。

关 键 词:先秦时期      同义词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