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汉代文献注释的背景和体式
引用本文:王国强.汉代文献注释的背景和体式[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5):103-105,125.
作者姓名:王国强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文献信息资源研究中心,郑州,450052
摘    要:汉代的文献注释是随着经学的兴盛和经学今古文之争而发展的汉代对于经学文献的广泛的社会需求,经学研究的深入开展,都刺激了经学文献注释的繁盛,流风所及,谶纬、子学、史学、文学等类文献也都有注释汉代注释体式的发展已经比较完备,一是体现在基本的注释体式已经多已具备,如传、故、说、训、解、章句、记、义、序、注、笺、疏、音,或继承,或创制,二是体现在传注合用体的发明,已具备基本的样态,如故训传体、训诂体、音义体。文献注释发展到东汉己进入成熟期。

关 键 词:文献学  古代文献学  文献学方法  文献注释
文章编号:1005-8214(2006)05-0103-03
收稿时间:2006-03-07
修稿时间:2006-03-07

The Background and System of Document Annotation in Han Dynasty
WANG Guo-qiang.The Background and System of Document Annotation in Han Dynasty[J].Library Theory and Practice,2006(5):103-105,125.
Authors:WANG Guo-qia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