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设置三重维度让语文课堂别样精彩—《爱如茉莉》教学谈
引用本文:朱龙君.设置三重维度让语文课堂别样精彩—《爱如茉莉》教学谈[J].成才之路,2014(20):70-70.
作者姓名:朱龙君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杭集中心小学,江苏扬州
摘    要: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执教《游园不值》这首诗后的教学反思中,提出了“宽度、深度、温度”的“三维概念”,从而为语文教学的三重维度的践行和推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爱如茉莉》一文为例,从“宽度、深度、温度”三个维度和学生共同叩问文本内核。一、拓展宽度—在类型文本的聚合中提升阅读兴趣 叶圣陶先生曾说:“课文只是个例子。”文本是教师实施语文教学的凭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综上所述,语文教师应具有对文本二度开发的意识和能力,拓宽文本的宽度,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爱如茉莉》描述的是夫妻之爱,爱是一种感情,指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情感。先撇开事物,单说人与人之间的爱,范围就很宽广,比如父子之爱、母子之爱、兄弟之爱不胜枚举。在教学中,我由文本拓展到古典文学宝库中类似的经典《孟母三迁》《霸王别姬》《孟姜女哭长城》……学生还沉浸在如茉莉的醇香悠远的夫妻之爱的余温之中,这时再抛出一个个“诱饵”,吊足了学生的胃口,阅读的渴望油然而生,这样既拓宽了文本的宽度,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关 键 词:《爱如茉莉》  三重维度  教学反思  语文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  《孟姜女哭长城》  引导学生  特级教师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