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乡愁》课堂实录及点评
引用本文:李镇西.《乡愁》课堂实录及点评[J].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5(32).
作者姓名:李镇西
作者单位:茶馆 掌柜
摘    要:阅读教学的起点在什么地方?我认为应该在学生的心灵。在这个意义上,我赞赏邓老师的《乡愁》教学,因为她正是把教学的起点放在学生的“第一阅读”上。现在提倡课堂师生“对话”。其实,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对话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其中朗读也是一种对话,因为课文朗读也是一种传递精神交流信息的方式,通过朗读过程中对课文抑扬顿挫的节奏甚至对某一个字的处理,听众感受到朗读者对课文的理解和再创造。这堂课,邓老师把朗读这种对话方式运用得很成功。最理想的课堂教学,是尊重(学生)与(教师)引领的和谐统一。可能出于对过去过分强调教师深度解读因而造成课堂上教师话语霸权的反感,现在的一些课堂上,有的老师往往情不自禁地尊重有余而引领不足——以牺牲对文本的深度解读而体现对学生的尊重。这堂课有没有这种倾向呢?不管有没有,就算是我一个善意的提醒吧!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