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中小学教师激励策略
引用本文:刘辉,康文彦.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中小学教师激励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2(36):71-74.
作者姓名:刘辉  康文彦
作者单位:1. 太原师范学院教育学院;2. 吕梁学院数学系
基金项目:2021年度山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中小学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协同育人的实践研究”(SZ-21070)的研究成果;
摘    要:有效的激励可以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提升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学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组织机构,在工作性质、薪资待遇、工作环境等方面对教师进行显性激励的功能有限。作为一种组织理论,将心理契约理论应用于中小学教师激励中有一定的契合性。学校可以根据心理契约理论,通过文化塑造、人文关怀、平等对待、精神奖励和有效沟通等方式,与教师构建交易型和关系型心理契约,满足教师较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帮助教师认识自身价值,实现职业认同,提升中小学教师激励的效能。

关 键 词:心理契约  教师激励  公平感  校园文化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