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语文教学中的“浅文深教”
引用本文:毛新梅.语文教学中的“浅文深教”[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14).
作者姓名:毛新梅
作者单位:安徽阜阳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摘    要:这里所谓“浅文”的“浅”,有两个层面:一是思想的,二是文字的。第一种意义上的浅文是指课文蕴含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学生自然比较熟悉;甚至他从小接受的就是某篇课文所宣传的思想的教育,一读觉得懂了,其实并未能透彻地理解课文。比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和《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高中学生一般能理解陶渊明是个隐士,其诗文表达的是“归隐”的志趣,但又一般不能认识到陶渊明的隐居源自对官场的厌弃,“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他隐居以后,躬耕自资,绝不同于与他同时或在他以后那些一面讲清高一面又要官职,或因仕进不成转而退隐,甚至借…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