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矛盾生成:课堂教学的“催化剂”——《伊索寓言》教学后记
引用本文:魏星.矛盾生成:课堂教学的“催化剂”——《伊索寓言》教学后记[J].小学青年教师,2008(7):23-25.
作者姓名:魏星
作者单位:江苏邳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摘    要:《伊索寓言》(苏教版五上)中有三个故事:《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蝉和狐狸》。学生对这三个故事并不陌生,教学中如果不能从其已知中揭示未知,将已知转化为未知,去作独特的领悟、探索与发现.他们就会硬撑着进入文本内部,思维会处在疲沓状态,表面上热热闹闹。实质上空空洞洞。这就需要寻找一种“催化剂”.依此引发思维冲突,展开文本细读过程,

关 键 词:教学后记  催化剂  课堂教学  寓言  苏教版  狐狸  故事  文本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