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长寿”
引用本文:平庸.“长寿”[J].科学大众,1955(2).
作者姓名:平庸
作者单位: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协会
摘    要:“人生七十古来稀”,这是一句老话。如果每个人都能活到八、九十岁一百岁,还能像中年人一样身体健康,精力充沛,那够多麽好呢!可是在旧中国,在资本主义国家里,广大的劳动人民被饥饿贫困所逼迫,生活没有保障,身体受到摧残,生命愈益短促。长寿只是一种美好的幻想。在社会主义的苏联,百岁以上的居民就有三万多人,单单在乌克兰就有二千七百人。鄂霍次克海岸的“黎明”集体农庄中有一个一百十一岁的老人波波夫还在打猎和捕鱼;不久以前逝世的百岁老人塔拉斯在一九四一年还参加游击队与法西斯分子作战,直到卫国战争结束;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画家列宾、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生物学家米邱林,都活到八十以上的高龄。这些事实说明了只有在社会主义的社会里,“长寿”才有可能。苏联施行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