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伦理蕴涵与实践路向
引用本文:王露璐,吕甜甜.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伦理蕴涵与实践路向[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5):6-9,18.
作者姓名:王露璐  吕甜甜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摘    要:新儒家代表人物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有着丰富的伦理蕴涵。在梁氏看来,中国传统社会组织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基本特性在近代西方思想传入后遭受极大破坏。乡村是中国传统伦理精神形成和孕育的基本单位,因此,建设新社会组织需要从乡村伦理入手开展自救式的乡村建设运动。而粱氏在其乡村建设实践中突出强调的“乡农学校”激发农民进取心、倡导“合作主义”信仰、“熟习”推动科教融化、“信任”促进金融流通等举措,正是从乡村社会的伦理特征出发提出的路径设定。

关 键 词:梁漱溟  乡村建设  伦理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