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学语文》课教学中爱国主义思想的“渗透”
引用本文:戚国华.《大学语文》课教学中爱国主义思想的“渗透”[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5(2).
作者姓名:戚国华
作者单位:青岛教育学院
摘    要:中共中央1994年8月23日向全国各地印发中央宣传部拟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通知中说:“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幼儿园直至大学的教学、育人全过程中去,特别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年轻一代只有了解自己的国家、自己民族的历史,形成强烈的爱国意识,并把报国之志化为自觉报效祖国的行动,才能成为大有可为的一代.中国要腾飞,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我们的一个优势来发挥,使下一代继续高举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的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我们教育学院的任务是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教师,这就要求教育者先受教育,搞好教师队伍的政治思想建设,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自觉对学生灌输爱国主义思想.《大学语文》课程属于公共基础课,所选课文绝大多数包含丰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为我们在课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