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汉语上古音的模糊描述与精确构拟——汉语古音学发展路径之观察
引用本文:陈芳.汉语上古音的模糊描述与精确构拟——汉语古音学发展路径之观察[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95-101.
作者姓名:陈芳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苏州 215104;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福建福州 350108
基金项目: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清儒古音学传承关系研究》,福建省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重点科研项目《姚文田古音学著作<古音谐><说文声系>研究校正》
摘    要:综观汉语古音学的发展脉络,音系构拟是其发展的必经阶段。清代古音学缘于顾炎武等人发明的理论方法而走向鼎盛,又缘于理论方法及材料的极致利用而走向衰微。高本汉带来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及他的古音构拟是汉语古音学再次走向发达无法拒绝的选择。清儒只能模糊描述上古音,却从未放弃"精确"。高本汉之后的古音学家,力求精确构拟上古音,却无法回避"模糊"。难以调和的分歧、极为有限的共识,越来越精确的构拟却似乎在走向越来越模糊的另一端。分歧是难免的,但必须积极寻求共识。于中西文化碰撞的视阈中反思汉语古音学的理论与方法,定会给语言研究以诸多启示。

关 键 词:汉语古音学  理论方法  模糊描述  精确构拟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