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法家因循的理论设定
引用本文:许建良.法家因循的理论设定[J].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0):75-79.
作者姓名:许建良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江苏南京210096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和谐社会视域下道家俭约之德及其意义研究”(项目编号10YJA720036);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谐社会建设的法家道德资源研究”(项目编号08BZX060)系列成果之一.
摘    要:中国因循思想的源头应该在老子"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的"辅",这是道家重视外在道这一哲学运思在实践方法上的自然选择,因循也成为道家实践哲学中的一个最为耀眼的星座;虽然由重视"道"和"法"的程度相异,可以分辨道家和法家,但法家重视"道法"概念本身就充分说明,法家与道家的紧密思想渊源;不仅如此,而且"道"和"法"虽然字义不同,但就它们都是外在于人的存在这一点而言,就显示出相同性;也正是这个缘由,因循同样是法家所重视的一个思想,且显示出精密的理论逻辑轨迹,它们既有何谓因循的界定,也有因循始发点的考量,而且有因循内在理由的追问;无论在老子还是法家,因循都是俭约的方法论实践。这对我们面临三大危机而行为实践的方法论具有积极意义。

关 键 词:因循    自生  自成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