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及其现实意义
引用本文:马忠,张晓玲.论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及其现实意义[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4):96-100.
作者姓名:马忠  张晓玲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叙事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效果研究”(14JDSZK10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自由探索项目“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研究”(15LZUJBWZY050)
摘    要: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具有重视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当前学界对之缺乏系统归纳,故笔者通过认真研究,总结为:知识教育法、示范法、自律法、劝诫法、励志法、暗示法、感染法、举例法、养气法等九种类型,这些基本方法根植于中华文化的丰富土壤,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其主体性要求、整体性特征和生活化趋向对当代道德教育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 键 词:中国古代  道德教育  基本方法  现实意义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