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数学解题中的“模式识别”(续)
引用本文:罗增儒.数学解题中的“模式识别”(续)[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6(22).
作者姓名:罗增儒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摘    要:3 本质识别模式3.1 以工程问题为例——抓住反比例函数关系从例1的“工程问题”提炼出反比例函数模式(A)之后,再遇到新的问题,只要变化过程满足反比例函数关系,就都可以用模式(A)的方法来解决.此时,我们对“工程问题”的判别就不依赖于题目中是否有“工程”、“行程”等字眼或情境,而是根据本质结构:反比例函数关系.“工程问题”只是反比例函数模式的代号或一个现实原型.这正是初级认知模式与高级认知模式的一个重大区别.例2—1 妈妈去商店买布,所带的钱可买甲布2米、或乙布3米、或丙布6米.现三种布都买同样多的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