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古汉语动宾结构的特点及用法
引用本文:高信.古汉语动宾结构的特点及用法[J].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1988(Z1).
作者姓名:高信
摘    要:在古代汉语中,动宾结构的关系比较复杂,其结构形式上的意义和逻辑关系上的意义往往不同,用法上具有许多特点,这给我们阅读文言文带来不少困难。古汉语动宾结构中,动词和它后面所带宾语的关系大致有如下几种:一、支配关系;二、使动关系;三、意动关系;四、为动关系;五、双宾语。弄清各种动宾结构形式上的特点、逻辑关系上的意义和译释方法,对于提高我们阅读古籍的能力,准确理解、译释文言文作用甚大。其中,辨识、区分使动和意动,是一个难点,本文将重点探讨。现将上述五种动宾结构关系的特点、辨识及译释方法分述如下: 一、支配关系。这是古汉语中一般的动宾结构,其宾语是动词的支配对象,动词与其后面的宾语构成支配关系。如,①齐桓公陵楚。(《左传·(?)公四年》)②晋侯、秦伯围郑。(《左传·(?)公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