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
引用本文:肖艳平.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J].湖南教育,2004(2):33-33.
作者姓名:肖艳平
作者单位:邵东县两市镇新铺台小学
摘    要:思维的求异性、广阔性、联想性等是发散思维的特性,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抓住这些特性进行训练与培养,既可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又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一、转换角度思考,训练思维的求异性发散思维活动的展开,其重要的一点是要能改变已形成的思维定势。从多方位、多角度——即从新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求得问题的解决,这就是思维的求异性。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学生在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过程中,由于身心的特征等原因,往往难以摆脱已有的思维方向,也就是说学生个体(乃至于群体)的思维定势往往影响了对新问题的解决,…

关 键 词:小学  数学教学  发散思维  思维训练  求异性  广阔性  联想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