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数学课启发式教学
引用本文:张秉伟.数学课启发式教学[J].湖北教育,2003(18).
作者姓名:张秉伟
作者单位:景泰县五佛中学 甘肃景泰
摘    要:一、语言精练,教态自然在课堂上,学生感知最多的就是教师的语言。如果一个教师说话拖拉、罗嗦、缺乏感染力,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相反,如果教师说话精练、清晰,语言形象、生动,富于启发性,就会给学生鲜明、深刻的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他们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有的教师面部表情过于呆板、严肃,学生自始至终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这种教态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很难活跃课堂气氛。正确的态度应是亲切、自然,不矫揉造作,教学内容娓娓道来,这样,课堂气氛就会活跃又不松散,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也才能和教师同步,才能增强教学效果。二、巧设疑问疑问最容易使人寻根究底,形成探索的热情,激发积极的思索,而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例如:在教学“代数初步知识”一章时,可向学生设疑:“你能判断x与-x,2x与x的大小关系吗?”在教学“垂线段最短”时先设疑:“哪位会测量体育课上的跳远成绩?”在教学“角的画法”时先设疑:“谁能画一个五角星?”如此等等巧设疑问,学生便会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可及时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三、指导操作,创设悬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创设悬念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结论,让学生感到真实可靠,思维...

关 键 词:精练语言  巧设疑问  指导操作  一题多解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