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释“败绩”
引用本文:胡如虹.释“败绩”[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2(Z1).
作者姓名:胡如虹
摘    要:“败绩”一词,先秦作品中多见。综合古往今来对它的解释,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春秋左氏传》庄公十一年:“大崩曰败绩。”杜预注曰:“师徒挠败,若沮岸崩山,丧其功绩,故曰败绩。”二、《春秋谷梁传》宣公十二年:“晋师败绩。”注曰:“绩,功也;功,事也。”《春秋左氏传》孔颖达疏曰:“绩训为功,丧其功绩,故曰败绩。”三、《礼记·檀弓上》:“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县贲父御,卜国为右,马惊败绩,公队,佐车授绥。”郑亥注曰:“败绩,马惊奔出列。”四、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选《郑子产相国》对其中“若未尝登车射御,则败绩厌覆是惧,何暇思获”一句的“败绩”注曰:“败绩,指车辆崩坏。”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