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迈向组织化专业主义:高等教育治理模式的现代转向——以北欧四国为例
引用本文:王思懿,季小天.迈向组织化专业主义:高等教育治理模式的现代转向——以北欧四国为例[J].外国教育研究,2023(5):85-99.
作者姓名:王思懿  季小天
作者单位:1. 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 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202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准聘-长聘’制改革的实施效应及优化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2YJC880074);
摘    要:自21世纪以来,大学的权威本质变得愈加复杂,学术专业权威和管理权威之间的冲突深刻影响着高等教育治理变革。在传统上重视自主、平等和信任的北欧国家,其高等教育政策亦呈现出向崇尚绩效、竞争、问责的组织化专业主义发展的趋势。在协调方式上,目标导向的绩效协议与竞争性经费机制取代了专业群体默认的职业规范和投入导向的资源分配模式,成为控制大学的新型治理工具。在聘任方式上,临时聘任合同被广泛应用,学术人员与大学之间的信任关系逐渐转向契约关系,稳定的学术职位成为极少数特别优秀且具有较强学术生产力的人才能享受的特权。在评价和规制模式方面,评估、认证等外部规制形式持续强化,传统上由专业共同体内部主导的质量保障逐渐演变为一种涉及多元利益主体、具有强烈问责取向的技术手段。尽管专业主义的组织化能有效提升治理效能,但它所隐含的功利主义价值观以及外部控制、效率至上等管理哲学很可能侵蚀作为大学根基的自治、公平、共享等理念。因此,在组织化专业主义背景下,应注重构建自治与控制、信任与问责、质量与绩效之间的动态平衡,形成尊重学术自由和专业自主的“文化共识”。

关 键 词:组织化专业主义  管理主义  北欧国家  高等教育治理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