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等速测试条件下摔跤滚桥技术的动力学、运动学及表面肌电特征
引用本文:曹智超,吴瑛,章凌凌.等速测试条件下摔跤滚桥技术的动力学、运动学及表面肌电特征[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1(4):77-84,96.
作者姓名:曹智超  吴瑛  章凌凌
作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上海财经大学体育教学部
基金项目: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项目(2015B09);上海市人类运动能力开发与保障重点实验室(上海体育学院)资助项目(11DZ2261100)。
摘    要:采用自主研发的摔跤滚桥测力系统结合定点摄像技术和表面肌电采集技术,对10名男子古典式摔跤一级运动员滚桥技术的动力学、运动学、表面肌电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①滚桥技术的力量峰值出现在69°,运动员的滚桥技术峰值扭矩可达自身体质量的(2.11±0.64)倍。②右腹外斜肌和右臀大肌的肌肉激活持续时间最长,分别达5.83 s和5.94 s。③右股直肌、右腹外斜肌、右臀大肌分别在0~90°、0~120°、0~180°范围内做功水平显著高于对侧,左背阔肌在0~30°和120~180°范围内做功水平高于对侧。提示:①在滚桥技术初期,假人滚动的力量主要由双腿蹬伸迅速过渡到右腿侧向蹬伸用力、躯干右旋体位下左旋用力、左臂随躯干左旋方向提拉假人用力构成。②30°后,假人滚动的力量主要由右腿髋、膝关节伸展肌群和躯干左旋肌群收缩用力构成,在约69°时呈现滚桥技术峰值力量体位,此后滚桥力量持续减小。③120°后,假人滚动的力量主要由左肩伸展的拉动假人动作和右髋伸展的挺髋动作用力构成。

关 键 词:摔跤  滚桥技术  动力学  运动学  表面肌电  专项力量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