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脚色制的基本意义及其现代转换——以昆剧青春版《牡丹亭》为例
引用本文:侍静睿.脚色制的基本意义及其现代转换——以昆剧青春版《牡丹亭》为例[J].长治学院学报,2010,27(1):35-37.
作者姓名:侍静睿
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云南昆明,650031
摘    要:从台湾到大陆,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赢得了雷鸣般的掌声,有六百年历史的昆剧在E时代掀起了轩然大波,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其中很大一部分竟然还是年轻观众,如此成就令人惊叹。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是继承与创新的完美结合,其取得的杰出成就缘于方方面面的精心设计与策划。究其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仍然是作为中国戏剧结构体制--脚色制发挥的巨大作用。

关 键 词:脚色制  中国戏剧  昆剧  牡丹亭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