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使用LiCl和CaCl_2溶液的内冷型溶液除湿器效率对比和性能分析(英文)
摘    要:目的:目前关于内冷型溶液除湿器的研究均基于特定的装置结构和流型,限制了其普遍应用。本文采用基于传热单元数的传热传质数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各种流型、结构和流体参数的影响。创新点:1.提出一种新的除湿效率定义;2.引入?效率评价内冷型除湿器的性能;3.分析不同流型、结构和流体参数下除湿器除湿效率和?效率;4.研究结论不受特定装置和流体参数的限制,为内冷型除湿器的设计优化提供了建议。方法:1.建立内冷型除湿器的物理和数学模型;2.通过实验数据与模拟数据的对比,验证模型的正确性;3.建立除湿效率和?效率的数学模型;4.通过不同流型、结构和流体参数的模拟数据,分析其对除湿效率和?效率的影响。结论:1.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除湿效率定义,解决了内冷型除湿器在某些工况下除湿效率超出0~1范围的问题;溶液入口平衡含湿量根据入口溶液和冷却水的最低温度计算,并且新的除湿效率综合考虑了冷水的代价,可以更好地评价除湿器的除湿性能。2.对于内冷型除湿器,三种空气与溶液间流型的除湿效率和?效率总是逆流最好,叉流其次,顺流最差;溶液与冷水之间的流型对两种效率影响不大,I流型比Ⅱ流型提升5%左右。3.LiCl溶液的除湿效率高于CaCl2溶液,可以提高60%,但LiCl溶液的?效率低于CaCl2溶液,可降低16%。4.在设计内冷型除湿器时应采用较大的空气与溶液间传热单元数,并建议在其运行过程中使用浓度较高的溶液及入口温度较低的溶液和空气,以达到更高的除湿效率和?效率。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