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隐喻:认知性语言结构方式
引用本文:张平.隐喻:认知性语言结构方式[J].宜宾学院学报,2009,9(8):104-107.
作者姓名:张平
作者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外语系,广西桂林541004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广西教育厅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摘    要:隐喻是从“始发域”(sourced domain)向“目的域”(target domain)的映射。它被视为人类普遍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作为认知性语言结构方式,隐喻可以用合作原则和会话含意学说来理解和解释。隐喻性话语可能表面违反合作原则的某些准则,但它传达了会话含意。在人们解析隐喻时,运用类比方法推理出的结论具有或然性。隐喻是联系具体概念域和抽象概念域的手段,因而它是驱动语法化进程最主要的认知因素之一。

关 键 词:隐喻  认知  会话含意  或然性  语法化

Metaphor: A Cognitive Structuring Way of Language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