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科技资讯
摘    要:十八大代表求解"钱学森之问"十八大代表、北京科技大学生物工程与传感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张学记上课时经常给学生讲一句话:"创新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兴趣,二是有需求,正所谓兴趣驱动,需求牵引。"但他却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丧失了兴趣——这一创新的源泉。"对比中美教育,我发现两条路径恰恰相反。"张学记举例说,"中国孩子从幼儿园就有压力,要上各种兴趣班,到了小学中学压力更大,一读大学就彻底释放,完全没有学习的动力;美国恰好相反,小学主要是在玩,中学是有兴趣地学,高中才开始有压力地学,大学是既有压力又有责任地学。结果是,与美国学生相比,我国学生高中之前基础很好,到本科生、研究生就有很大差别,缺乏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他认为,对孩子从小就开始灌输知识的教育方式无益于创新,也无益于兴趣的培养。

关 键 词:科技创新  科技社团  联合国大会  幸福感  发展中国家  创新成果  创新驱动  原子钟  促进发展  传感技术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