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思考
引用本文:杨红梅.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思考[J].青少年日记,2014(3).
作者姓名:杨红梅
作者单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第四小学;
摘    要:正《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是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生活能力为宗旨的,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光靠《品德与社会》课教材中所罗列的知识及教师仅在课堂上的有限传授是远远不够的,最关键的是要使学生在教师的激发引导下,使学生产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走向社会的情感,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去观察、适应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从而训练他们的社会观察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真正学会做人,学会生活,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明理—激情—导行是《品德与社会》课对孩子进行教育的主要环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巧妙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教

关 键 词:中学生  课堂教学  品德  协调发展  教学过程  观察能力  学会做人  适应社会  导行  社会生活能力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