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道德的真伪与人的“阉寺性”
引用本文:艾晓波.道德的真伪与人的“阉寺性”[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64-66.
作者姓名:艾晓波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天津市,300073
摘    要:着重分析了束缚《八骏图》中的“八骏”们的自然人性“自由”发展的“道德”的“真”与“伪”,并由此指出.因对社会“合理”道德的遵从而对人的“本我”即“人性”的不得已的压抑,与出于对社会的,尤其是个人自己手造的种种“伪道德”的遵从而导致的“自虐”性的性压抑,在本质上是并不相同的。前者在一定程度上应得到同情,引起人们的反思;而后者才真正可以被视为“都市人“智识者”与“文明人”的所谓“阉寺性”的表现。

关 键 词:道德  真伪  阉寺性
文章编号:1004-4310(2002)06-0064-03
修稿时间:2002年7月19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