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体察之知”:《中庸》教育思想的理论起点
引用本文:张晓立.“体察之知”:《中庸》教育思想的理论起点[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24(2):138-146.
作者姓名:张晓立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摘    要:相较于《论语》,《中庸》更加深入地探讨教育的基本问题,即人的认知能力的差异性以及认知能力的提升问题。《中庸》认为人存在认知天赋差异和认知态度差异。《中庸》依靠对“体察之知”的讨论,解决人先天的认知能力的差异问题,通过“体察之知”的方法克服两类认知差异后,人能够在现实性伦理生活中获得“体察之知”和德性培养。君子之道的内在把握和自觉实现依赖知行合一的体察认知而获得。而知行合一的体察认知依靠人在家庭生活中对孝与礼的情感制度认同而实现。《中庸》“体察之知”的培养模式是儒家教育思想区别于西方教育思想的特点。《中庸》关于认知问题的探讨是为其德性培育的教育理想服务的,即讨论智育的目的是德育。

关 键 词:《中庸》  认知  体察  教育思想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