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运动图象在高考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引用本文:谢景光.运动图象在高考物理解题中的应用[J].中学理科,1995(Z2).
作者姓名:谢景光
作者单位:广西钟山县教研室
摘    要:近年高考试题中,多次出现多过程的周期性运动问题.对于这一类问题,不一定要用图象法求解,但利用图象法解题,形象、直观,思路清晰,可达到化难为易之目的.现举数例作分析.一、应用速度-时间图象解题速度图象的物理意义:(1)反映了v、t的对应关系,图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2)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3)图线与ot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当面积在ot轴上方时,表示位移为正值;当面积在ot轴下方时,表示位移为负值.速度图象不仅反映了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同时也反映了加速度、位移的变化情况.速度图象是分析解决复杂运动问题的一个有力工具.例1.(’88高考题)一物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初速度为零.先对物体施加一向东的恒力F_1,历时1秒钟;随即把此力改为向西,大小不变,历时1秒钟;接着又把此力改为向东,大小不变,历时1秒钟;如此反复,只改变力的方向,共历时1分钟.在此1分钟内.(A)物体时而向东运动,时而向西运动,在1分钟未静止于初始位置之东;(B)物体时而向东运动,时而向西运动,1分钟未静止于初始位置;(C)物体时而向东运动,时而向西运动,1分钟来继续向东运动;(D)物体一直向东运动,从不向西运动,在1分钟未静止于初始位置之东.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