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想起了“乌托邦”——对普列姆昌德《仁爱院》的一种读解
引用本文:刘云昌.想起了“乌托邦”——对普列姆昌德《仁爱院》的一种读解[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1999(1).
作者姓名:刘云昌
作者单位:厦门教育学院师训处
摘    要:论文试图从创作主体论角度来分析印度小说家普列姆昌德《仁爱院》普列姆这个人物的观念性和“仁爱院”的乌托邦色彩,指出这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认为其根本原因是作家以社会主体、政治主体或其它主体角色代替了艺术主体;认为只有在艺术主体的自由状态,才能完全把握住形象、情节等其他文学因素的艺术逻辑,创作出符合艺术规律的作品,论文提出了作家主体应包括主体感觉和角色意识这一看法,可视为是对作家创作心理结构一种新的触及.

关 键 词:乌托邦  主体  艺术主体  创作心理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