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朝通宝钱的性质、铸行地及其相关问题
作者姓名:周克林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博物馆
摘    要:大朝通宝钱是蒙古汗国时期的一种钱币,本文立足于出土发现材料,结合相关历史文献,对这种钱币的性质、铸造流通地、铸造原因、停止铸造的原因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大朝通宝钱应属于地方流通货币,为阔端系诸王铸造,主要是为了满足本地流通市场以及与西域贸易往来所需。忽必烈即汗位以后,由于中央集权措施在各地的推行,以及阔端系诸王势力的衰微,大朝通宝钱最终停止铸造,并退出了流通领域。大朝通宝钱以实物的形式反映了蒙古汗国时期地方势力发行货币的历史情况,从实物的角度佐证了忽必烈时期蒙元帝国加强中央集权、推行货币统一的重要历史过程,为研究蒙元时期的分封情况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材料。大朝通宝钱的形制与面文具有典型的中国古代钱币特点,而背面的各种文字和符号则带有一定的西域货币文化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蒙元时期的钱币特点,对于研究这一时期的中外货币文化交流具有一定价值。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