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农村教师微型移动教研可行性研究——基于FRAME框架的调查分析
引用本文:唐章蔚,王连英,代玲玲,赵宁.农村教师微型移动教研可行性研究——基于FRAME框架的调查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4(1):38-44.
作者姓名:唐章蔚  王连英  代玲玲  赵宁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基础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农村教师移动半松散型区域教研模式建构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1YJC880102);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农远工程背景下区域教研基地构建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W2010037);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调整辽宁农村中小学校规模和布局研究”(项目编号:L12BGL004)
摘    要:基于移动通讯终端的微型教研相比于目前普遍应用的网络教研形式,具有更大的时空跨度优势,契合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独特情境与内在需求。为了解农村教师参与微型移动教研的可行性,本研究借鉴移动学习的FRAME分析框架,从个体拥有手机的技术水平、学校和社会组织给予的政策与资源、教师的个体特征及其对移动教研的态度、手机的可用性及其功能的使用程度、情境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技术支持、教研交互的现状与策略选择这六个维度进行实证调研,研究结果证实在终端设备技术水平、教师个体态度与经验、学校和社会支持层面已经初步具备开展区域性移动教研的可行性,但在教研资源与形式的设计、教师及教育教学行政管理部门对移动终端支持教研活动的创新意识层面还需进一步提升。

关 键 词:农村教师  微型移动教研  可行性  调查  FRAME框架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