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谈哈萨克族妇女对儿童的道德教育
引用本文:周亚成.谈哈萨克族妇女对儿童的道德教育[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1997(3).
作者姓名:周亚成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阿尔泰学研究所 830046
摘    要:大凡和哈萨克族有过接触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哈萨克族人友好、热情、朴实.虽然他们保持着浓厚的草原民族性格,但一点也不乏“谦谦君子”的风范,他们总是给人一种踏实、勤奋的感觉,民族面貌始终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景象.我在新疆搞了十年教育工作,每当和同行谈及哈萨克族学生,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哈族学生好学、礼貌、诚实.那么这种民族的优良品德究竟是怎么形成的?除了历史的、传统文化的影响等因素外,我认为这和教育,特别在家庭中哈萨克族妇女对儿童的道德教育直接相关.道德是一个人在一系列道德行为中所反映出来的某些经常的稳固特征,它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而产生的某些有关道德方面的态度、言论和行为,是一个人的内心体验和与之相应的行为习惯的反映.道德的形成源于人们从儿童起所接受的道德教育,由于母子纽带的生物因素以及哈萨克族的社会结构、家庭关系等原因,家庭教育的责任主要由妇女承担,社会对人和事物道德评价水准,使妇女把对儿童的道德教育列为很重要的内容.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