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鼎、簋和钟鼎文
引用本文:陶圣建.鼎、簋和钟鼎文[J].历史学习,2005(10):32-33.
作者姓名:陶圣建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中学
摘    要:高中新课标教材在讲到宗法制度时,提到了鼎或簋,本文对鼎、簋和钟鼎文作一知识性介绍,并指出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的一处错误。鼎,古代炊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煮或盛鱼肉用。形状大多是圆腹,两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铜鼎是在新石器时代陶鼎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现已发现的铜鼎,最大的高三尺,如商代后期的司母戊方鼎。鼎的形制因时代而异。大体说,商代前期多为圆腹尖足,也有柱足方鼎和扁足鼎。商代后期尖足鼎逐渐消失,圆腹柱足鼎占多数,同时,分裆鼎增多。到西周后期,扁足鼎和方鼎基本消失。战国至汉代的多为敛口(口沿向内收缩),大多有很短的蹄足…

关 键 词:钟鼎文  课标教材  宗法制度  知识性  人教版  高中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