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孔子的成仁之教——从仁的可至与不可至的关系谈起
引用本文:陈多旭.孔子的成仁之教——从仁的可至与不可至的关系谈起[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5(1):14-18.
作者姓名:陈多旭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072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传统价值观变迁史”
摘    要:孔子教学首重求仁,但对于是否能求得仁,则既有"欲仁仁至"之说,又不轻许人以仁。这看似自相矛盾,实际上是内在贯通的。"欲仁仁至"说侧重于讲仁德能因人的自觉欲求而即其身体力行当下体现;不轻许人以仁,则是缘于仁德全体非经长期坚持不懈的德性修养而不能至。基于此,学者应能近取譬,就力所能及处行仁,积仁至之得而又持续地推扩之,如此才能渐次趋于仁者之境。这是孔子主张的成仁的过程和方法。认识了这一点,我们对孔子的教化理念或能有更深入的理解。

关 键 词:《论语》  孔子    修养  能近取譬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