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校园卡系统的投入与回报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财务与国资管理处,中南大学信息中心,同济大学信息化办公室,同济大学信息化办公室
摘    要:随着高校扩招、院校合并、校舍扩建,原本几千人的学校增至几万人,甚至十几万人,学校的教务管理、后勤管理、消费管理难度都在增大,以往人工管理方式显得“力不从心”。校园一卡通的应运而生,实现了以卡代证、以卡代币,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其不断完善使得院校师生真正享受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的畅通无阻。同时校园一卡通也成为提升学校形象,体现学校综合实力的一项重要标志。高校对校园卡有着巨大和迫切的需求,但由于资金投入较大,校园卡的投资模式一直是学校所关注的焦点。在2005年5月“全国高校数字化校园‘校园一卡通系统’建设研讨会”上,各高校领导展开了对校园卡多元化投资模式的探讨。如果说2005年校园卡投资模式向多元化转变已初显端倪的话,2007年这个趋势就愈发明显和备受关注。学校资金不是十分充足的情况下,有没有必要投资建设校园一卡通系统?这是许多高校领导心中的疑问。本刊从4月开始与新中新集团联合推出专题,深入探讨“校园卡系统的投入与回报”。本期选登了对几所高校用户进行相关调研的文章,希望读者有所借鉴。各院校在实际工作中选择融资或其他模式自行建设校园卡之前应根据自身情况科学核算分析,以保证投资模式的稳妥有效。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