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教学中的"微笑效应"
引用本文:韩娜.教学中的"微笑效应"[J].教育艺术,2010(3):37-38.
作者姓名:韩娜
作者单位:江苏阜宁高等师范学校
摘    要:著名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别思曾做过调查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信息的总效应=14%的文字+36%的音调+50%的面部表情。也就是说在人们接触时,信息的传播有80%以上是靠非语言方式实现的,其中真诚的微笑是表现力最丰富、最有效的一种非语言符号。微笑能产生多角度、多层次的效应。微笑可以表达人们的喜爱,传递友善的信息,它是人类最美好的表情之一,它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的微笑可以使学生消除紧张感。投入到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它能给学生创造出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它早已作为一种现代教学艺术潜入了课堂教学。

关 键 词:课堂教学  现代教学艺术  面部表情  非语言符号  心理学家  语言方式  学校教育  学习氛围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