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审美与超越——音乐课程的性质浅析
引用本文:孙红成.审美与超越——音乐课程的性质浅析[J].儿童音乐,2013(9):49-51.
作者姓名:孙红成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摘    要:对于音乐课程的性质,其实很多人思考过这个问题,也给出了多种说法。目前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在论及这一问题时,总结出了三个课程性质: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这也算是目前最为公允的说法了,但在一些研究者看来,仍然是“共性大于个性”,或者说“正确性大于准确性”(廖家骅,中国音乐教育,2012.3)。什么是音乐的本质属性呢,就是音乐要素表现出来的音乐性,旋律、节奏、和声、织体,这些只有音乐才有的东西,代表着音乐学科的属性,也承载着音乐课程的性质。那么,是否可以这样说:音乐性是音乐课程的性质呢?这样虽然看上去像是一句正确的废话,但如果反过来问,音乐课程如果不是音乐性的话,难道还能是非音乐性?

关 键 词:音乐课程标准  课程性质  审美性  音乐性  音乐教育  音乐要素  音乐学科  人文性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