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学历史课培养学生“悟性”的思考
引用本文:童和刚,胡显明.中学历史课培养学生“悟性”的思考[J].教学月刊,2002(9):39-41.
作者姓名:童和刚  胡显明
作者单位:浙江省兰溪市第一中学321100
摘    要:“悟”字乃由“心”字加“吾”字组成。古人曾讲:“心之官则思。”“悟”字从左往右看,其意乃“思之吾也”,亦即“思考的我”;若从右往左看,其意乃“吾之思也”,亦即“我的思考”。由此看来,悟性乃是思考与独创的本性。不思考,不会有悟,无独创不能算悟。悟性往往表现为人们对于自然奥秘、事物联系、语言内涵、生命价值等的飞跃式的顿然领会或瞬间把握。悟性,是心灵的闪光,是心智的飞跃。

关 键 词:“悟性”  中学历史  语言内涵  奥秘  培养学生  事物联系  飞跃  字组  古人  心智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