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沧海横流 方显出英雄本色——论曹操晚年诗歌创作的美学价值
引用本文:刘启云.沧海横流 方显出英雄本色——论曹操晚年诗歌创作的美学价值[J].培训与研究,1997(1).
作者姓名:刘启云
作者单位:湖北教育学院
摘    要:汉末建安是我国中古文学史上一个群星灿烂,俊才云蒸的时代,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而兼文学家的曹操尤为这一时代风云际会的翘楚。对他诗歌创作中表现出的以济世救国的思想内容,悲凉慷慨的情感为本质特色的英雄色彩,后人无不赞誉有加。如清人朱嘉徵说:“余颇颂其歌诗,未尝不悲其志,悯其劳也。”(《乐府广序》卷八,《魏风·相和曲》)近人范文澜更称“他是拨乱世的英雄,所以表现在文学上,悲凉慷慨,气魄雄豪。”(《中国通史简编》)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对于曹操晚年的诗作则颇有微辞,特别集中在《气出唱》、《秋胡行》、《陌上桑》、《精列》诸作,认为这些作品“表现了较为浓厚的悲叹人生无常、追慕神仙幻境的消极思想”(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册),“思想上和艺术上都不足取”(《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第一册)。对于这类批评,笔者深感失之偏颇,似有必要作进一步探讨。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