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把“机灵点”转化为“探究点”
引用本文:江根祥,朱雪英.把“机灵点”转化为“探究点”[J].基础教育课程,2007(4):28-29.
作者姓名:江根祥  朱雪英
作者单位:浙江省常山县教育局教研室,浙江省常山县教育局教研室
摘    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在每个孩子身上发展他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个人发展的根源的‘机灵点’。”这个“机灵点”主要是指学生的个性特长。其实,在课堂学习中学生也时常出现“机灵点”——特别表现。它与个性特长相关,但却并不都是个性特点的展现,如提出奇怪的问题,做出特别的举动,说出别样的观点,产生奇特的联想等。很多情况下,这些都是学生灵性的闪现,是课堂上最具有吸引力的东西,常常可以成为课堂的探究点。然而,课堂教学中学生“机灵点”的出现往往稍纵即逝,就像颗颗流星。捕捉“机灵点”并巧妙地将其转化为“探究点”,使之成为教学的生长点,需要教师有慧眼去识得真金,有妙手去点石成金,提高师生交流的实效性。

关 键 词:转化  苏霍姆林斯基  课堂学习  个性特长  课堂教学  中学生  个人发展  个性特点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