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孔子论启发式教学
引用本文:周庆义.孔子论启发式教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1982(6).
作者姓名:周庆义
作者单位:运城师专
摘    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式”教学,,首先是孔子提出来的。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述而》)郑玄注:“孔子与人言,必待其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为之说也,如此则识思之深也。”朱熹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某其意;发,谓达其辞。”后人根据郑、朱注释,理解这两句的意思是:教导学生,不在他想明白却明白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却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这样的讲法,似乎没错;但未免有点简单化,孤立化了。全面研究孔子的教学方法(实在是教育方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