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RS和GIS的鄱阳湖天然湿地边界确定及季节变化分析
引用本文:刘影,范娜,于秀波,夏少霞,齐述华.基于RS和GIS的鄱阳湖天然湿地边界确定及季节变化分析[J].资源科学,2010,32(11):2239-2245.
作者姓名:刘影  范娜  于秀波  夏少霞  齐述华
作者单位:1. 江西师范大学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昌,330022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国主要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安全”(编号:2009CB4211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0801169);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生态恢复重建的综合监测评估关键技术研发”(编号:2006BAC08B05)。
摘    要:鄱阳湖星子站1951年-2008年57年长系列记录的7月份平均水位(该月水位一般为一年内最高月平均水位)为17.69m(吴淞高程),选取与该水位最接近的洪水期ETM影像为底图,并结合鄱阳湖的圩堤分布图,确定鄱阳湖天然湿地的范围;在此基础上采用决策树分类方法分别对代表逐月状况的12幅TM/ETM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将鄱阳湖天然湿地分类为:水体、泥滩、草洲和沙滩四类;最后以ArcGIS为技术平台对12幅影像的解译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天然湿地总面积为3635.52km2;除1月份外其余各月份水体面积均大于其它三个类型,且与水位值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沙滩面积最小且与水位值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草洲和泥滩面积与水位值均呈负相关关系,但显著性较低;各湿地类型在年内均呈现出动态变化的特点,泥滩年内面积变化的最大,水体和草洲次之,沙滩最小,但沙滩的变化率较其它各类型高,且秋冬季湿地类型间的动态变化强度明显高于春夏季。

关 键 词:湿地遥感GIS  鄱阳湖

Identification of Wetland Boundaries of Poyang Lake and Analysis of Seasonal Change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and GIS technology
LIU Ying,FAN N,YU Xiubo,XIA Shaoxia and QI Shuhua.Identification of Wetland Boundaries of Poyang Lake and Analysis of Seasonal Change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and GIS technology[J].Resources Science,2010,32(11):2239-2245.
Authors:LIU Ying  FAN N  YU Xiubo  XIA Shaoxia and QI Shuhua
Abstract:
Keywords:Wetland  Remote sensing  GIS  Poyang Lake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资源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资源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