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马克思关于分配问题的理论内核和辩证立场——对劳动价值论及其分配理论的分析
引用本文:刘宗碧.马克思关于分配问题的理论内核和辩证立场——对劳动价值论及其分配理论的分析[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5,23(5):1-5.
作者姓名:刘宗碧
作者单位: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编辑部,贵州凯里556000
摘    要: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分配理论的发展研究中,目前主要出现了用多要素创造价值来解释分配和认为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无关的两种思路。而这两种思路都还不能对现实进行科学、有效的解释。从经典著作看,劳动价值论的分配理论首先是指“生产决定分配”原理。这一原理是从“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进行揭示的。这是分配的第一原理。而在人类生活的社会历史发展有赖于生产力(类的力量)的提高过程,并表现为生产力的“类化”即社会化过程。社会化过程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必然转化为“人与人”的关系来表征和由此付诸实践,并导致分工、所有制及其分配方式的产生,从而形成了“所有制决定分配”的关系。“所有制决定分配”是“生产决定分配”历史运动的辩证形式。一般地,人类社会分配的内在发展表现为上述两种决定关系的辩证运动,这是马克思揭示分配辩证发展的理论内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分配理论包括上述两个原理及其辨证关系的内容。中国的经济改革在分配问题上的理论阐述应坚持这一立场的方向。

关 键 词:马克思  劳动价值论  “生产决定分配”  “所有制决定分配”  辩证关系
文章编号:1002-6991(2005)05-0001-05
收稿时间:07 10 2005 12:00AM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