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散打运动员能量供应特点生理学分析
引用本文:李勤,肖国强.散打运动员能量供应特点生理学分析[J].体育学刊,2007,14(9):59-63.
作者姓名:李勤  肖国强
作者单位:1. 湘南学院,体育系,湖南,郴州,423000
2.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摘    要:为了解散打运动的供能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以26名一级、武英级水平散打运动员为试验对象,并以42名100~1 500m跑等6个项目的一级运动员为对照.通过对尿肌酐系数、气体(能量)代谢、运动后血乳酸浓度、个体乳酸阈、散打平均每次对抗时间和每次非对抗期时间等指标的测定与分析.结果发现每局比赛总对抗时间占每局比赛时间的28.6%,总间歇期(非对抗期)时间占每局比赛时间71.4%.3局比赛中各对抗运动时段的总耗氧量为8.338 L,运动后过量耗氧共为46.162 L,分别占15.3%和84.7%,氧亏较大.安静时的尿肌酐系数与100、200 m跑运动员无明显差异((38.8±7.9)与(39.7±8.5)与(39.5±8.2)mg/kg,P>0.05);各局比赛后即刻的血乳酸浓度明显偏低于400、800m跑运动员;个体乳酸阈与200、1 000 m跑的运动员差异无显著性(P>0.05),最大糖酵解能力与400、800 m跑运动员差异有显著性(14.53±2.31、16.82±1.49与16.65±2.23,P<0.05).研究表明散打运动是以磷酸原系统为主,乳酸能系统配合供能的对抗性变速运动项目.提示人们只有充分了解散打运动员机体的供能特点及疲劳产生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高运动员的基本身体素质,取得优良的成绩.

关 键 词:运动生理学  散打运动  尿肌酐  乳酸阈  运动后过量耗氧
文章编号:1006-7116(2007)09-0059-05
修稿时间:2007年5月11日

Physi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ergy supply for Sanda athletes
LI Qin,XIAO Guo-qiang.Physi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ergy supply for Sanda athletes[J].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2007,14(9):59-63.
Authors:LI Qin  XIAO Guo-qia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