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课堂参与的“公共”伦理:反思与建构
引用本文:孙嘉蔚.课堂参与的“公共”伦理:反思与建构[J].中国教育学刊,2023(3):74-78.
作者姓名:孙嘉蔚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面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特色基础教育学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2JJD880019)研究成果;
摘    要:为不同学生提供共同生活的空间并提升其参与的品质,是课堂公共职能的关键所在。课堂参与不仅是达成教学目标的手段,而且本身承载着育人价值,成为有待学生自愿选择和建构的一种伦理生活。但在现实中,并非每个学生都有能力或有机会作为能动者参与到课堂中,这同“集体”与“个体”两种典型取向之间的张力有关。超越这种二元框架,宜倡导课堂参与的“公共”取向,培育学生对伦理生活主动负责的态度。为此,需要创造开放包容的公共空间、促进审慎持续的公共理解、引领平等共享的公共行动、发挥教师的公共指导作用。

关 键 词:课堂参与  公共伦理  公共责任  公共空间  课堂生态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