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逆转式判断初探
引用本文:季国刚.逆转式判断初探[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81(1).
作者姓名:季国刚
摘    要:通常在讲话和写文章中,为了使语言表达精确、明了,问题论述全面、严谨,增强逻辑说服力,人们经常运用一种逆转的判断形式.例如,“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伯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虽然他很聪明,但是很不用功”,“多劳应该多得,但是必须照顾整个社会”……这类判断的特点是,在同一个判断中,同时表达了相对或相反的两层意思,两个支判断分别揭示出事物的两个对立面,形成鲜明的对比,具有深刻的辩证意义.对于这种判断形式,在现行的逻辑教材中,都把它概括在联言判断中,可是仔细分析一下,又感到这类判断与一般的联言判断有所区别.因为它在实践中运用非常普遍并且极其重要,所以我们认为有必要把这类判断独立出来加以研究.本文准备对此谈一些粗浅的意见,希望大家指正.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